《2018新零售城市發展指數報告》領軍城市排序大變
發表于:2018/6/22 14:25:09??閱讀量: [關閉]
昨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研究團隊發布《2018新零售城市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提出“新零售城市指數”來評估城市綜合競爭力。《報告》選取的36個城市樣本貢獻了中國GDP四成以上,其中,上海市位列新零售之城榜首,“北上廣深”組合的次序則被重排為“上北深杭”。
《報告》顯示,上海市的新零售城市發展綜合指數為99.2,位居一位,且在物流效率、服務效率兩個單項指標方面得分高。不過在生產效率指數和環境效率指數上,北京的得分則優于上海。電商滲透率、移動支付普及度、品牌銷售的線上線下融合度等被作為交易效率的指標,交易效率的提升依賴于消費者與品牌雙方對電商和移動支付的擁抱程度,不同城市的排名也參差不齊,在這項指標上,深圳和杭州位列前兩名。
零售效率的提升也會自然帶動城市在生產、物流、服務、交易等方面的效率提升。《報告》指出不同城市在新零售進程中存在的一些差距。如,相較于其他一線城市,北京市目前在人均快遞柜、電子商務用戶滲透率、移動支付普及率、電子政務水平等指標上有所差距。深圳市雖然在線上零售交易額占比、人均快遞柜與電子政務等指標上高居榜首,但物流時效的分項指數卻并不突出。南京市的線上零售交易占比、云計算服務等相對而言都處于較低水平,智慧門店數、外賣門店數等與同等規模城市相比相對較低。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新紅表示,新零售不只重新定義商業模式本身,而是影響了一系列制度設計和發展的整體變化。抓住數據在新零售以及城市發展中的作用已成為當下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也認為,大數據不單促進某個單一環節的效率提升,而是革新了整個經濟系統的效率。任何城市無法單槍匹馬完成新零售升級,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城市群等中國傳統經濟區域經濟帶也需要按照零售生態系統五要素重新再分配,避免重復建設浪費。城市將不再只是行政概念,而要圍繞人的流通重新定位。來源網絡
本文鏈接:《2018新零售城市發展指數報告》領軍城市排序大變